回上一頁

 
   
  公眾演說技能、口譯記憶  
 

第二章口譯技巧講解篇(2.1-2.3 p.85-94 摘要)
王斌華編(2006)《口譯:理論.技巧.實踐》武漢大學出版社

 
 2-1 公眾演說技能

 

  公眾演說技能是口譯員必備的首要技能,想要提高口譯能力,一定要練好自己的口才。

  1. 必須吐字清晰,音量適中,聲音自然,語調中肯。
  2. 調整嘴巴與麥克風,務必使聲音清楚傳出。
  3. 觀察聽眾是否聽得懂譯文,並視其反應調整語速。
  4. 適時與聽眾保持目光交流。
  5. 譯文使用第一人稱,不需加上[他說:~~]。但多方會談時,須指明發言者的身份。
  6. 少用手勢,表情不要跨張。有口誤時,不要出現表情。被指正時,虛心接受。
  7. 聽眾鼓掌或有哄笑聲時,口譯員應適時停頓。
  8. 句子須完整,簡潔明瞭。發音要流暢,避免贅音。
 
 2-2 口譯聽解的技巧
    口譯中的聽辨和理解是整個口譯過程的基礎。聽辨的兩個基本要求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聽和積極地聽。譯員必須主動分析源語的意義,綜合源語的信息要點。 以下五個”W”問題能幫助你進行口譯中的理解:發言人是誰?(Who is the speaker?)發言的主題是什麼?(What is the subject?)發言的場合是什麼?(What is the occasion?)聽眾是什麼人?(Who is the audience?)發言屬於什麼類型的談話?(What type of speech is it? Informative? Persuasive? Commemorative?)如:信息型?說服型?紀念型?

  口譯理解的基本特徵是分析綜合。譯員的任務不是逐字逐句翻譯源語發布者的發言,而是傳達源語發布者的信息。口譯中的主題思想識別主要從句子和篇章兩個層面進行,譯員應熟悉口譯中典型的六種主要說話類型:敘述言語體、論証言語體、介紹言語體、禮儀言語體、鼓動演說言語體和對話言語體。

   在口譯過程中進行積極的預測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用於(1)預測慣用語句及語言的固定搭配(2)預測講話人的說話思路(3)預測整個語篇的論點及邏輯思維論証。我們可以進行語言預測,包括詞的搭配、句子結構、交際語境等;還可以進行非語言預測,講話人的身分和背景往往決定了其講話的目的、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正確的預測會使譯員跟著講話人的思路走,更好理解講話內容。

   「聽」是口譯最關鍵的步驟,聽辨訓練的基本方法有:(1)大量的聽,促成聽力技能的量變到質變。(2)精聽泛聽相結合。(3)養成把注意力集中於理解意義和提取信息的聽力習慣。(4)養成邊聽邊做筆記的習慣。(5)跟述訓練法(shadowing exercises)。此外,聽辨訓練的材料在內容與語音方面都應盡量廣泛,包括標準語音和非標準語音的訓練。還要進行「捕捉要點」的訓練。通過語言感知說話的意思才是口譯的基礎。
 
 
 2-3 口譯記憶的技巧
    記住源語信息對口譯的成功至關重要。  口譯記憶中應注意以下要點:(1)興趣是最好的記憶助手。(2)理解性記憶是口譯記憶的主要手段。(3)口譯記憶是對源語意義的記憶。(4)形象記憶、聯想記憶等記藝方法是促進記憶的有效手段。

   口譯記憶的方法可分為腦記和筆記兩種。口譯的記憶必須是理解性的記憶,口譯意義就是對源語意義的記憶。而筆記主要是要記下關鍵詞、數字及各種專有名詞。筆記或腦記,至少必須精通一項。記憶訓練是口譯訓練的基石,在訓練的最初階段建議採用短篇語段作為聽譯訓練材料,進行複述練習。開始的材料可以簡單些,時間大概掌握在5~6分鐘。口譯在最初階段的練習目標應該是保證大的框架的完整和結構的清晰。

   口譯常用的訓練途逕有視譯(如:一邊看文稿一邊翻譯)和跟述訓練法(同步地重複講話者所說的內容)。口譯時,源語訊息的掌握很重要,人名、地名、組織、作品名等專有名詞,口譯員不可隨意變更,須查證其譯文的慣用譯法,而態度、程度、變化、邏輯關係等概念詞則有許多不同的表達方式(楊承淑2005)。在訊息結構方面,句子的主幹詞語及句間連詞(如:接續詞、接續副詞等)要做明確提示,重複的冗詞就要加以刪除。
 
  摘要:陳怡安、林雅芬    
   
回上一頁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地址-404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29號 (中正大樓六樓)|系辦電話-(04)2219-6440